谷歌:亚太区儿童和年轻人面对更多网络威胁

2021-03-01 08:49:53
谷歌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去年亚太区儿童和年轻人面对更多网络威胁,但约两成本地家长没采取任何行动。受访专家分析其中原因,并针对数码时代家长应如何养育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谷歌最近针对亚太区儿童和年轻人的网络威胁,公布相关调查报告,指出去年亚太区儿童和年轻人面对更多网络威胁,两个最大威胁分别是:在网上接触不当内容,以及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分享个人信息。针对孩子面对的威胁,约两成本地家长没采取任何行动,只有少过一半的本地家长使用谷歌的家长监控工具。
 
谷歌在亚太11国访问了3000多名家长,他们的孩子年龄介于5至17岁。在新加坡,有54%的家长表示,孩子曾在网上接触不当内容,比2019年的38%多出16个百分点。有42%的新加坡家长承认,他们的孩子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分享个人信息,比2019年的31%高。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系主任林珊珊教授,对调查报告结果不感意外。她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孩子们在疫情期间不只花更多时间上网,也在线上做更多事。
 
她说疫情暴发后,学习、交际、娱乐、购物等活动开始移到线上进行,“当你的数码足迹(digital footprint)在更多网络平台和服务上增加时,一定会接触到更多不当内容。”
 
过度分享个人信息方面,林珊珊说由于人们在疫情期间少见面,因此会在网上分享更多,例如心情、喜欢或讨厌的东西、意见等。“这样的过度分享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因为人们可以获得鼓励和支持,但也可能会遭到网友恶意批评等。”
 
谷歌新加坡用户教育与宣导经理张振汉说,过度分享个人信息会暴露或侵犯自己及他人的隐私。“孩童照片或视频的背景或地点标签,可能泄露读书或居住的地方,这些信息会让一些不良分子更容易在现实生活中掌握孩童身份。一些孩童经常在没得到同意前,上载亲友的相关信息,也可能侵犯了他人隐私。”
 
虽然孩子面对各种网络威胁,谷歌的调查报告指出,新加坡仍有20%的父母没采取任何行动,在亚太区排名第三,只排在日本(41%)和澳大利亚(30%)之后。这些国家的比例反而比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高。
 
须保持警惕
 
张振汉强调这不是“好家长”的表现指数,只是反映各国家长不同的教育方式。他说新加坡有一个健全的教育制度,把数码通识(digital literacy)融入课程中,因此家长比较依赖老师教导网络安全等知识。此外,本地家长可能也比较自满,有65%家长有信心他们的小孩可以自保,认为孩子们对网络安全课题已经很了解。
 
林珊珊也说,发达国家的家长掌握较多科技知识,有较高信心教导或保护孩子免受网络威胁。“在新加坡,通过公共教育或广泛的媒体报道,数码媒体通识教育相当成功,因此家长有信心他们的孩子拥有足够的数码知识可以应对。”
 
不过,有三个小孩的张振汉说:“我要强调的是,身为家长,我们是孩子数码学习过程的监管者。无论教育方式是什么,我们都必须保持警惕,扮演积极角色,确保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安全和正面的线上体验。”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监控孩子的线上活动,谷歌推出了一系列功能,例如:“SafeSearch on Google”防止孩童使用谷歌搜索引擎时接触到不良内容;“YouTube Kids”应用让家长决定孩子能看什么频道,限制使用时间等。然而,谷歌却发现,只有少过一半的本地家长在使用这些功能。
 
林珊珊说这些功能虽然有用,但是家长已经被各种数码平台和应用所“淹没”和压垮。“现在的家长要使用视讯应用跟老师沟通,要使用WhatsApp群组跟其他家长联络,也要帮孩子掌握各种数码学习平台等。每一个应用和平台都需要时间摸索,而谷歌的家长监控功能也一样,有些家长可能认为功能太复杂,不愿意花时间来学。”
 
不要过度干涉
社会学家指出,社会出现了一种现象,叫做“养育时间荒”(parenting time famine),家长在数码时代有许多责任,加剧了这个现象。
 
针对家长在数码时代如何养育孩子,林珊珊曾经出书(Transcendent Parenting: Raising Children in the Digital Age)讨论。她说在移动媒体和云计算的年代,养育孩子的责任变得更复杂、更重,家长必须“跨越”线上线下各领域来教养孩子。
 
她建议家长在养育孩子时,要克制地使用各种数码平台和应用,不要过度参与并干涉孩子的生活。例如,学校经常会通过应用,通报家长他们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测验成绩等。家长不应过度关心,要求老师多关照孩子,而是应该让孩子学习独立解决问题。(文/联合早报)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