酗酒行为成因新机制: 强迫与冲动,同一个神经调控通路的正反面

2021-02-13 09:13:29
酗酒行为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国际卫生组织(WHO)2018年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因为酒精滥用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三百万人,并占据了全球疾病和损伤负担总量的5%。该报告同时显示,在20-39岁年龄组中约有13.5%的死亡与酒精使用有关。因此,对青少年早期酗酒行为形成原因及干预手段的研究和探索尤为重要。
 
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贾天野和教授冯建峰,以及英国剑桥大学教授Trevor Robbins共同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大样本纵向人类青少年队列中成功验证了最新的动物酗酒行为的神经调控模型,并结合人类影像行为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结果,提出了内侧眶额叶(mOFC)对危机响应中枢“背侧导水管周围灰质”(dPAG)调控失调导致酒精滥用的双通路模型:如果饮酒时dPAG的响应受到了抑制,会导致个体忽略负面信号而产生强迫性(Compulsive)酒精滥用,但反过来常态下dPAG兴奋度过高的个体也更容易藉由酒精使用来冲动性的逃避当下状况(即Urgency),进而导致冲动性(Impulsive)酒精滥用(如图)。



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青年研究员贾天野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生谢超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Trevor Robbins教授和冯建峰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市级重大专项以及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计划等的经费支持。(文/复旦大学)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