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方式之争:扫码支付 PK NFC支付

2016-06-07 10:36:39

支付方式之争:扫码支付与NFC从争夺到结合

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扫码支付,是目前国内移动支付的主流方式。另一方面,手机厂商也正在发力NFC,纷纷推出自己的“闪付”,已知的就有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最新款的小米手机5也宣布支持NFC功能。

对于商家而言,使用支付宝等扫码支付方式没有额外的设备成本,商超、便利店等商家直接使用扫码枪即可完成收款,无需更新硬件。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的二维码扫码支付已经覆盖国内70多万家线下餐饮门店、4万家超市便利店和数百家医院。

此前就有业内人士表示,扫码支付技术成熟,已经形成广泛的商户覆盖和用户习惯,NFC支付作为后来者,唯一优势就在于快捷。随着扫码秒付在体验上也超越NFC,未来NFC支付要在线下追赶二维码支付的前景将更加黯淡。

就在苹果10亿美元入股滴滴后,人们开始猜想苹果此举意在提升Apple Pay的占有率,似乎一场各种Pay为代表的闪付派,和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扫码派的卡位战就此爆发。不过,结果有些意外,真正的结局是——闪付派和扫码派竟然会在一起。

5月20日,三星移动支付服务Samsung Pay和支付宝正式宣布合作,用户可以在三星手机上通过上滑屏幕的方式快速调出支付宝的支付界面。

这并不是支付宝和手机厂商的第一合作,在华为Pay推出不久后,华为新款手机P9就和支付宝联手推出了“扫码秒付”功能,用户用指纹按压手机背面的指纹识别区,手机在瞬间亮屏的同时就会自动解锁,然后直接跳出支付宝付款扫码页。

常规的扫码支付,需要唤醒屏幕、查找应用、进入应用、调出支付界面,操作相对繁琐。相比之下,通过支付宝与手机厂商的合作,双方逐级打通系统层、功能层,借助指纹识别等手机功能,在不改变用户支付习惯下,缩短了支付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方便快捷和不定期的优惠活动,是扫码支付的不二法宝。而商家对于闪付和扫码支付的不同态度,也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各种Pay优势在于和银联结盟,提供更快的支付方式。但商户升级支持NFC功能的POS机费用高,还需要面临使用人群较少的情况。而扫码派的硬件成本则低得多,对于许多个体商户来说,使用个人账户收款甚至不涉及到硬件采买。更重要的是,支付宝、微信支付背后积累的用户量,还可以为商户提供“支付即会员”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有助于开展精准营销和用户沉淀等。

扫码支付 PK NFC支付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