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首份财报:上半年收入796亿 同比涨75.4%
8月22日,小米交出上市后首份成绩单,表现强劲,Q2营收达452.36亿元,同比增长68.3%,环比增长31.5%,而以2018年上半年计,其营收达796.48亿元,同比增长75.4%,以高于市场预期的表现再次成为行业焦点。小米能否以九重真龙之身一扫质疑,不妨从小米的三大核心业务手机、IoT、互联网业务深入分析。
一、手机业务:花香两地
在小米生态围绕流量精心设计的商业模式中,手机扮演着重要的入口价值,其在国内市场花开遍地的同时,这颗披着橙色的种子还被成功地播撒到海外。
Q2季度,小米海外收入大涨,手机增速全球第一,平均售价稳定增长。
连续三年维持两位数增速之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在85.4%的渗透率的节点上,正无限接近增长天花板。就在2017年国内首度出现负增长下,国内各大手机厂商早已加速海外布局。
小米作为其中的佼佼者,Q2季度成绩不俗。小米该季度海外收入达164亿元,同比增长151.7%,占比达36.3%。其中在印度市场取得按出货量计市场份额和增速双料第一;在印尼轻取增速冠军、出货量亚军;其西欧出货量同比暴增2700%,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跻身市场前五。
受此推动,小米手机整体出货量和平均售价均有不俗表现。2018年Q2,小米出货量达3200万部,同比增长43.9%,以305.01亿元收入同比大涨58.7%。这也得益于小米8系列、MIX2S等旗舰机的强劲销量,手机平均售价同比增长超过25%,在高端机型市场上表现优异。
由此看来,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超过5%的承诺并没有限制小米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其在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竞争中都不落下风,而高端机销量的上涨,也意味着小米手机的用户质量提升,其互联网服务变现能力也会相应增强。
东南亚、印度等新兴市场正成为全球智能机的结构性增长点,释放出新需求,为小米带来增量空间。
以印度为例,2017年,其智能机市场增长14%,达到1.22亿部,已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手机市场。而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数据显示,13.2亿的印度人口中,约有6.5亿人使用手机,大约三分之二的印度手机用户(约合4.3亿人)计划在2018年升级其手机。这意味着在4G通讯普及和经济增长的助推下,其智能手机市场仍将迎来巨大增长空间。
与国内市场相比,印度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图片来源:经公开数据整理)
同时,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与中国有天然相近的地缘文化,且同为发展中国家,在相对有限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印度人均GDP为1931美元),其消费行为仍以性价比驱动为主。这对于有经验的中国厂商而言可谓轻车熟路,2017年便合力拿下海外53%的市场份额。
小米从国内锻造的独特优势,也恰好匹配当下崛起中的印度市场。
高性价比是这家拥有8年历史的公司的最显著的标签。从早年的“为发烧而生”到“小米的硬件综合利润将永远不超过5%”,这一基因也十分适合看重物有所值的印度用户,从腾飞之作红米Note 3,到红米5A以330万台的销量占据了整个印度手机市场9%的份额,足见小米对印度市场吃的很透。
印度前五大手机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同时,小米所熟练的互联网营销手段和流量玩法也与印度市场行情一拍即合。众所周知,小米是典型的互联网营销品牌,其在印度也承袭国内玩法,与印度电商平台Flipkart上线闪购,并上线米社区、小米商城,迎合了83%倾向网购印度人的消费习惯,而MI.com也成为印度第四大电商平台。
雷军也对印度市场寄予厚望,IPO募资的40%将用于全球扩张,印度市场可谓重头戏。
雷军曾公开信中在提到:“要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尽早实现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过半。”事实上,今年来,小米也的确在印度市场大刀阔斧地迈进。
在本土化供应链上,除了在印度投建三家手机工厂、与富士康合资建厂外,近期小米再次宣布,其全球零部件供应商合力泰将入驻印度,在零部件上每年将贡献5000万件产能。如此大规模的密集投入,小米对印度市场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
第二季度小米印度销量第一
在渠道拓展和产品布局上,其引入印度工业巨头塔塔集团名誉主席投资,扫清经济、政治上的阻碍,加速推进本地化运营;而在产品线上,其也筹划新中高端品牌POCO,实现群体的全面覆盖。
二、IoT业务:高筑墙,广积粮
据艾瑞咨询预测,2022年,中国消费级IoT硬件销售额将超3000 亿美元。早在2013年,小米在BAT江湖外布局庞大的IoT生态链,可谓独具慧眼,一马当先自然能够跑马圈地。
以小米手机为入口,定义极致性价比,再逐步形成IoT生态体系,打造生态型竞争壁垒。
可口可乐创始人艾萨·坎德勒曾言:即使可口可乐公司把所有的家底都赔光,单凭“可口可乐”这个牌子足以东山再起,形象地说明品牌认知的价值和壁垒。小米自7年前第一款手机面世以来,“小米”在用户心智中几乎与“高性价比”化为等号,这一无形资产降低了用户对其生态产品的心理接受门槛。
而以此来看,小米庞大的IoT生态体系本质上也形成了具备良性循环的生态壁垒。小米用户经历由手机到手环、净化器等产品后,用户行为数据已经沉淀在平台之上,为了保证体验的一致性,其下一款产品也更倾向选择小米。据财报显示,近170万名小米用户拥有五台以上小米IoT设备,环比增长19%。如此正向的市场表现,可见庞大的生态体系已提升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与活跃度,助其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
上线小米IoT开发者平台,为AI找到用武之处,实现长周期的深度布局。
消费级IoT产品涉及智能家居、穿戴式设备、汽车、智能保健及其他智能硬件,行业变革绝非一己之力能及。为了推动国内IoT市场快速起量,小米推出IoT开发者平台,以自研+生态链协作的方式,不仅降低了行业的技术进入门槛,还能吸引供应商持续丰富产品线,拓展生态链,外延从硬件迈入生活消费品,有效覆盖用户各类生活场景。
与此同时,小米还实现AI+IoT的双轮驱动。今年6月,其宣布开源自主研发的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Mobile AI Compute Engine (MACE),为国内AI产业赋能。而其智能音箱业务借助语音交互技术,在IoT生态中扮演着中枢作用。据最新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底,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超过3000万人,累计唤醒次数超过50亿次,仅7月唤醒次数就超过了10亿次。小米AI的爆发式增长,结合小米全球领先的IoT平台,将带来新的想像空间。
目前,小米已投资、孵化210家生态链公司,自有及生态链智能产品多达500+款,截至Q2其连接设备超过1.15亿台(不含手机、笔记本电脑),环比增长15%,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9%,领先亚马逊与苹果。而从近期推出的空调来看,其边界仍在拓展,也将成为小米增长的新动能。另一个值得欣喜的是,Q2小米智能电视的全球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50%,跃居中国市场第一,IoT及生活消费品收入达103.79亿元,同比增长104.3%。
正如雷军所言,小米建成了全球领先的消费级IoT物联网平台,能够为人工智能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用户、流量、数据,同时人工智能又能为小米的产品和互联网服务全面赋能。
三、互联网业务:新物种价值可期
互联网业务是小米三大业务版图中毛利率最高,也最值得期待的。这次Q2财报,小米也给出了新的惊喜。
受益于手机与IoT生态的繁荣,其使用场景多元化,用户数据持续积累所产生的复利效应,将有助于小米互联网广告业务增长。
小米以低毛利的硬件产品,抢占用户心智,获取流量,驱动MIUI系统月活跃用户稳步提升,在累计激活设备数超过3亿台的体量上,与广告、云服务、影视音、金融、互娱等核心板块无缝衔接,为平台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在获得精准的用户画像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其互联网广告业务变现。
在Q2中,互联网收入大涨,业务收入结构更趋优化,规模效应开始呈现。该季度MIUI月活用户达到2.07亿人,同比增长41.7%;互联网收入为39.58亿元,同比大涨63.6%,同时季度APRU达19.1元,同比增长15.4%。以此观之,小米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硬件是载体,软件是灵魂,小米作为互联网新物种,其互联网思维还需要在原生APP的体验中验证和兑现,进而佐证小米的市场认知。
在手机业务占据七成营收下,外界对小米的互联网属性质疑颇多。而根据本次财报的最新数据,2018年二季度,小米手机业务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由71.5%下降至67.4%;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和互联网服务收入合计,所占百分比由27.9提升至31.7%。结合前文小米的互联网收入业务的收入结构的优化,更进一步证实其互联网公司的企业定位。
然而,从创始团队的基因以及商业模式的搭建,小米又的确是一家深具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在小米的8年历史中,“用户+流量+提效”这些互联网思维贯穿始终。也正是以用户为中心、流量经营、迭代增效的成熟打法,实现对消费品产业降维打击,成就了7年千亿营收的商业传奇。皓哥始终认为,不应单纯把小米定义为硬件公司或互联网公司,它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物种,而他的想象空间就像工业革命时代,汽车与马车的对决。短期看,小米有质疑。长期看,小米有未来,也必将划时代。
在贡献了近4成毛利润的互联网业务中,如果小米能在广告收入之外,充分挖掘硬件所带来的流量和数据价值,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激活拥有38个月活超过1,000万及18个月活超过5,000万的原生APP,服务好1.9亿的平台用户成为增长新引擎,质疑之声也将不攻自破。
小米以“硬件+互联网+新零售”为一体,其以互联网思维改变了原有的游戏规则,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其市场价值有待充分释放。
目前,国内人口红利消退,企业原本依靠低成本的运营方式难以为继,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正成为发展的新引擎。小米作为全新的商业模式的开创者,集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硬件、互联网等新经济核心元素于一体,将随着经济新周期发展稳健增长。
对于小米的发展前景,摩根士丹利也在研报中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小米产品及效率是集团成功要素,透过具竞争力价格产品提升市场份额,受惠集团“硬体+互联网+新零售”的“铁三角”商业模式,预期2017-2020年非国际会计准则盈利年复合增长率达61%。
四、结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任何公司一旦长成庞然大物都容易引来争议,试问,微软、Space X、谷歌……谁一路走来没有争议?但争议不会阻止前进。
如今,小米作为新模式的探路者,已在“硬件+互联网+新零售”的铁人三项形成协同效应,如今展现出爆发式增长效应的”IoT+AI”的双能模式充分体现了小米在技术创新上的重视和成效,也为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在其展现的无限前景面前,以灰度的视角观之,才能获益良多。
撰文 | 钱皓,陈国国亦有贡献
延伸 · 阅读
- 2015-10-01《华尔街日报》专访雷军:讲讲小米的商业模式
- 2015-11-07小米CEO雷军对互联网的看法
- 2016-01-15雷军在小米科技2015年年会上的演讲:小米2016三个关键词
- 2016-03-03雷军:供给侧改革,小米新国货
- 2016-06-01小米科技宣布与微软达成合作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