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独角兽面对BAT,挑战还是臣服?

2018-06-26 17:05:06

(2018年5月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发布会上,寒武纪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天石(左)和他的老师、中科院院士陈国良一起发布芯片。当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国内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理论峰值速度达每秒128万亿次定点运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图/视觉中国)


AI芯片创业公司寒武纪创始人陈氏兄弟出生在江西的一个普通家庭,兄弟俩相差两岁,先后从中科大少年班踏入计算所。哥哥陈云霁研究芯片,弟弟陈天石研究人工智能。2016年二人创立寒武纪科技,去年8月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当时估值10亿美元,今年6月21日完成B轮数亿美元融资,估值猛增至25亿美元。


这是AI领域一个典型的独角兽养成故事——强大技术背景的创始人团队,投资人争相追捧,短时间内估值快速攀升。目前,中国AI领域已经有13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


西方神话中的独角兽形如白马,额前有一个螺旋角,代表高贵、高傲和纯洁。独角兽最早被美国知名投资机构Cowboy Venture投资人Aileen Lee引入投资领域,特指那些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


独角兽象征AI细分领域的高点。很少有人注意到,巨头已经悄无声息渗透到AI独角兽的血液里。13家估值在10亿-50亿美元的AI独角兽公司中,有9家都已经被纳入巨头阵营中,除阿里、腾讯外,国外巨头也已渗透进来,其中阿里4家,腾讯2家,高通2家,谷歌与英特尔分别占1家,百度缺席。


BAT三大巨头正在成为中国AI创业公司的收割机。机构投资人圈内流传一个潜规则,跟投那些被巨头相中的AI创业公司,投出独角兽概率会大大提升。《财经》记者整理公开投融资资料发现,阿里系和百度已经涉足6家AI创业公司,腾讯9家,另一巨头京东也投资了6家AI创业公司。


这并不是中国AI时代的特殊故事。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巨头染指独角兽的故事已经不是秘密。中国是独角兽最多的国家,在大约130家独角兽公司中,有 50.8%的公司与BAT有直接或间接的股权关系。11家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公司中,10家和BAT有关,仅大疆至今仍然和BAT保持着一定距离。


这些独角兽,被视为新商业社会的希望,但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投资人,他们正在放弃这样的梦想——更聪明、更灵活的新兴公司可以击败巨头企业。BAT为首的平台巨头在独角兽尚未成长之前,就已将它们收入版图之中,这既服务于巨头不断延伸边界的平台战略,也客观上阻绝了潜在颠覆者。


亚马逊的一位中国区高管对《财经》记者评价称,平台巨头对初创公司的投资逻辑基本类似,如果说创业公司是巨头试探未来的触角,那么独角兽就是它们扩张当下的最佳利器。


在AI领域,有一些独角兽试图延续平台梦想,这意味着它们将在后期成为巨头的挑战者,它们会成为下一个谷歌和亚马逊吗?答案是不确定的。以史鉴今,每一轮技术变革,都是有可能催生新巨头的,AI是公认的技术迭代大潮,但今天的商业生态多变复杂,新老巨头边界不断扩张,垄断优势越来越明显,创业公司很难与其争锋。

 

博弈不仅出现在巨头与独角兽之间,独角兽与独角兽、巨头与巨头之间,竞合复杂多变。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只有极少数独角兽可以成功越过浪潮之巅,爬上金字塔尖。




BAT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