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的存在客观上推动而非遏制了创新

2018-04-23 06:54:27

       中国观察

        傅蔚冈专栏

      2017年末的世界前十大市值公司,中国占有两个席位,分别是腾讯和阿里巴巴。腾讯和阿里这样的互联网领军企业不仅自己的营收快速增长,同时还投资了数以百计的公司。此前曾有媒体统计发现,BAT过去五年对外投资总额超过7000亿元,庞大投资版图足以撑起TMT领域的半壁江山。

       它们投资的公司涉及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毫不夸张地说,要在生活中避开BAT和它们投资的公司,几乎绝无可能。也正是如此,很多人对BAT的投资心存怀疑,有人认为这只是对公司主营业务的防御性措施,更有人认为这是对竞争秩序的威胁,甚至是遏制创新。

        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将BAT视为创新创业对手的看法,不仅在理论上是错的,同时也与事实不相符。不管这种投资是防御还是进攻,客观效果上帮助了众多中小企业快速成长,让它们获得了公司成长所需要的资金。BAT们的投资,一定程度上成为数字领域风险投资的退出环节,弥补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不足。不仅如此,BAT们还向很多所投资企业输入管理,帮助这些企业快速成长。也正是如此,中国市场才会出现在几年内就跻身全球前十的独角兽,在5年前这种现象几乎绝无可能。据美国CB 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1日,全球独角兽企业一共220家,其中美国109家,中国59家。

        以滴滴为例,它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就构建了一张遍布全球的交通服务网络,假以时日,体量将跻身BAT行列。如果没有BAT早期对其的投资,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巨头的投资快速激发了市场活力,很多公司可以在短期内爆发式增长。在工业社会,很少有公司能够获得如此快的增长速度。一言以蔽之,BAT们的投资让这些公司比以往的公司更快地成长,将成就更多的BAT。

        BAT们的存在不仅仅有利于自己投资的公司,同时还有利于其他中小企业的创业。在BAT诞生之前,中小企业创业非常艰难,如何寻找自己的用户?怎么搞定支付等环节?以电商为例,一个公司至少要经历用户注册、支付、电商、数据服务这几个环节。在没有BAT前这些成本非常高,但是现在这些环节已经非常简单,甚至很多创业只需要创立一个微信公号就可以解决。因为注册用户可以借助现有的微信号、QQ号或者支付宝账户,支付可以通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完成,数据服务也可以使用BAT们提供的云服务,而不需要自己架设服务器。由此来看,BAT的存在更多是赋能于中小企业,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它们更多的是受惠于这些企业,而不是创新被遏制。

       更为重要的是,BAT的崛起还赋能于那些在传统上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人员,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尊严的收入,淘宝村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淘宝村一般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2009年,中国只有3个淘宝村,但是2016年淘宝村数量突破1000个。从地理分布上看,尽管绝大多数淘宝村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但是近年来不少国家级贫困县也出现了淘宝村。据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有18个淘宝村出现在国家级贫困县,有200余个淘宝村出现在省级贫困县。

        在有电商之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参与全国市场的成本很高,唯一能做的就是进城务工。由于中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进城打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家庭分离的代名词。但是通过互联网,他们可以和外部世界更加便捷沟通并参与社会分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淘宝村平均每新增1个活跃网店,可创造约2 .8个直接就业机会。在没有互联网之前,这样的就业机会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淘宝村的出现并不只是农户连接上一根网线这么简单,更为重要的,这是近几年来互联网深入中国社会的结果。有评论这么总结它的演化逻辑:网购习惯养成并形成一定规模后,出现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需求,有了“四通一达”以及菜鸟等公司的出现;而村淘的农村合伙人制度,又吸引了外出务工人才的回流。在此基础上,才出现了将农村土特产标品化,并形成完整的产销链。

        通常来说,店大欺客是市场经济中必然会发生的现象,为什么这些巨头到现在为止还不停更新版本?原因就是竞争,互联网几乎零准入门槛和零切换成本使得它们必须用心提升服务,一着不慎就会被竞争对手打败。以美国为例,从网络泡沫开始,领头羊已经换了好几拨。中国也是如此,十多年前如日中天的三大门户网站现在都已经退居二线。

    也正是如此,我们可以说BAT的业务和它们的对外投资并未构成对中小企业的创新阻碍,相反,它们是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加速器。(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


BAT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