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不曾忘记科研报国的初心
2018年,罗景山回国入职南开大学,组建了太阳能和电化学能源实验室,同时担任光电所副所长,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需求,从事光电催化能源材料和器件研究,在科研创新和育人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深耕能源十数载,做面向重大需求的“减碳”科学家
利用太阳能或可再生能源电力,通过光电催化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变成燃料和化学品,对推进我国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罗景山表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是他科研报国、矢志奋斗的目标与行动。
12年来,罗景山深耕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在《科学》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总引用2万多次,h因子62。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科研成果有很多都居世界前列,对于二氧化碳减排、氢能源、可再生能源储存、化工原料合成等领域有重要意义——他取得了氧化物材料光解水制氢3%的世界纪录;他首次创造了廉价材料光解水制氢效率12.3%的世界纪录;他实现了13.4%的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还原制一氧化碳的世界纪录。也正是凭借突出的科研成绩,罗景山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18—2021年连续四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把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是罗景山的信条。我国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2020年水泥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3.5%,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面向此重大需求,罗景山摒弃论文导向,增强问题意识,主动和安徽海螺集团对接,深入水泥生产一线,研究水泥行业碳减排途径,提出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合成气,作为水泥窑烧制替代燃料,受到了水泥行业专家高度认可,作为项目负责人与海螺集团共建“二氧化碳资源化综合利用”联合实验室,共同探索水泥行业碳减排途径和解决方案,推进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合成气技术研究和中试示范,助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学生学业的领路人,疫情时化身“保安小哥”的守护者
科研上勇攀高峰让人敬佩,生活中罗景山也是青年学生眼中耐心的师长、细心的前辈。作为高校教师,罗景山开设了“氢能科技”“人工光合作用”等前沿课程,助力培养具有前沿思维和科技创新型人才。他指导多名硕博研究生,针对学生对研究方向理解不一、实验技能薄弱,罗景山每周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指导,亲自教授实验细节,每次2—3小时。出差期间也远程指导学生的工作进度,出差结束则直接回到学校继续指导学生工作。
同时,罗景山主动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具有科技前沿意识和科学家精神的“导师有约”系列讲座,为新工科建设与科学家精神普及贡献力量。几年来,他指导的多名学生成绩优异,在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多种奖学金。
罗景山还承担了光电所副所长的行政职务,推动成立了南开大学太阳能研究中心,引进了德国科学院院士和瑞士工程院院士作为学校兼职教授,协助引进学院首个全职外籍教授。教授也是抗“疫”的先锋一员。
今年1月,天津突发新冠疫情,得知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即将封闭,正在实验室加班的罗景山选择了留下,和学生们在一起。在近20天“硬刚”奥密克戎的日子里,罗景山做过“保安小哥”为学生们值守门岗,做过“巡逻队员”守护实验室安全……在罗景山的带动下,课题组内博士后、研究生主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师生团队在共同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践行着小我融入大我的使命担当。(来源:南开大学)
延伸 · 阅读
- 2015-10-20“一带一路”陕港电商合作交流大会在香港举行
- 2015-12-10第九届中国边境口岸城市市长论坛“聚焦电商口岸,服务一带一路”
- 2016-01-15“一带一路”电子商务战略联盟在广州成立
- 2016-04-27“一带一路”阿里巴巴1688进口货源平台合作全国首发
- 2017-03-06西安交大“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