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力学人才培养的宏细微观格局

2021-01-02 07:46:24
12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庄茁教授做客航院“启航讲堂”,为师生带来题为“清华力学人才培养的宏细微观格局”的精彩讲座。讲座采用现场报告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模式。航院黄克智院士、院长李路明等120余位师生在线上线下参加活动,航院党委副书记葛东云主持活动。

清华力学人才培养的宏细微观格局
 
讲座伊始,庄茁谈到,本世纪以来,清华大学力学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评估成绩反映出学校始终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但领先的优势正在逐渐缩小,本次报告的初衷正是和广大师生一起探讨“如何让力学学科发展得更好”。庄茁首先为大家回顾了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的发展历程。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的前身为工程数学力学系,1958年在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张维等大师们的关怀、支持和亲身参与下建立。历经几代清华人的辛勤耕耘,裨益于杜庆华、黄克智、过增元、杨卫等著名学者的精心创建,工程力学系已成为中国力学界、工程热物理界的栋梁,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工程力学系的发展必然存在着立系之本,她的辉煌必然遵循着科学发展规律,由此,庄茁引出了清华力学人才培养定位的三个格局:宏观格局(国家需求)、细观格局(学校发展)和微观格局(学科建设)。
 
宏观格局即国家需求。庄茁提到,培养学生成才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的力学教育,仿过苏,也学过美。本世纪初,美国取消了力学院系,把力学专业并入机械、土木和航空等专业,此背景下,国内力学学科何去何从?清华大学于2004年在力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航天航空学院,依托自身学科体系和发展规律,满足国家对力学人才的需求。
 
细观格局即学校发展。庄茁讲到,清华的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着国家的命运,与时俱进地满足国家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国之弱则学校衰,国之强则学校兴。钱学森先生晚年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由此,庄茁深入探讨了社会大环境和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改进措施。力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始终面临挑战,清华人也永远积极面对挑战。在诸位教授的呼吁和校领导的支持下,清华于2009年创办了钱学森班,为推动力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微观格局即学科建设。庄茁讲述了航院成立、钱班成立和强基计划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航院人才培养现状,谈到了航院教师们为力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所付出的心血。庄茁回顾今年学生节活动中主持人的提问:“学生应该如何搞好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庄老师的回答是:“本科生学习越好、研究生科研工作越好,与导师的关系就越好!”回顾自己的导师黄克智院士的培养,庄茁满怀敬意;评价自己培养的学生,庄茁赞扬有加。诸多清华力学毕业生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岗位建功立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成绩。
 
最后,庄茁提出研究生应该是“实验数据的观测者,寻根溯源;公式程序的演绎者,解惑释疑;创造知识的思考者,归纳升华;长长隧道的旅行者,走向光明”。(文/清华大学)
 
 
 
讲座现场
 
交流环节,黄克智在线就力学的应用范围、培养学生对力学兴趣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等话题和现场听众进行了讨论。李路明线下交流讨论了研究生现状和培养方向。庄茁对力学研究生的自我培养提出了建议。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