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与未来

2020-12-15 08:39:59
12月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国家973重大基础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主席陈善广做客清华大学“启航讲堂”,以“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与未来”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一场载人航天领域的知识盛宴。本次活动恰逢“嫦娥五号”成功落月,吸引了来自各院系的近100名同学来到现场参与。
 
陈善广主讲本期“启航讲堂”
 
陈善广首先阐释了载人航天事业的重要意义。他表示,载人航天是人类探索未知自然的拓展。人类探索宇宙、拓展生存疆域的强烈愿望,推动了科技和文明进步,也是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首要动力。载人航天是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工程,是储备人才并增强科技发展潜力的重要板块,为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善广随后回顾了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史。美苏太空争霸揭开载人航天帷幕,前苏联航天员成功出舱,在载人航天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美国开展载人登月,创造了载人航天的技术奇迹。载人航天走过了近60年的辉煌历程,是融汇诸多尖端科技的复杂系统工程。他指出,近年来,世界载人航天技术又有了新成就——国际空间站,世界各国正为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做着紧张的规划。
 
陈善广介绍国际空间站技术
 
陈善广着重介绍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状况。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的一项跨世纪国家重点工程,总体实行“三步走”战略,从神舟五号到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我国已基本实现了载人飞船工程及空间实验室工程任务,进入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间站建设阶段。中国空间站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在2022年前后建成和运营近地空间站“天宫”,使我国成为独立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的国家。陈善广认为,“天宫”空间站规模适度,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在重要指标上将达到或超越国际空间站水平,有望取得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将成为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同学们认真聆听载人航天工程介绍
 
陈善广展望了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趋势。他认为,载人航天的下一目标是载人月球探测,并为月球以远的载人深空探索不断积累技术和经验,远期目标是实现载人登陆火星。与此同时,还需继续探索和发展先进技术和手段,不断降低近地空间载人航天活动成本,进一步拓展和发挥人在近地空间中的作用,持续提高空间科学与应用产出,推动载人航天向产业化发展。
 
最后,陈善广分享了自己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工作经历和心得感悟,他强调,载人航天事业“千人一船,万人一箭”,是团队力量和集体智慧的体现。“韶华莫负凌云志,历尽艰辛气未衰。驭剑九天寻梦去,牧星苍穹踏歌来。”结合深厚的人生感悟,陈善广以自作诗《银汉逐梦》寄语同学们敬人类之伟大,见宇宙之广博,要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淡泊名利、严慎细实、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前途、人类的发展命运相连系,与社会同频,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
 
陈善广与同学们合影
 
“启航讲堂”是清华大学研究生团委主办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品牌活动,旨在邀请各领域和行业的领军人才,以讲座的形式帮助研究生充分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树立良好的就业观。今后,研究生团委将继续结合时事热点,适时邀请名家大师、行业精英做客校园分享从业心得,引领广大研究生同学把握时代脉搏、关注行业动态,将个人职业追求融入到祖国发展的浪潮中,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文/清华大学)

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与未来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