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租车模式上海创新与实践——共享经济下的城市交通创新研讨会
10月8日,在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滴滴公司主办的“约租车模式上海创新与实践——共享经济下的城市交通创新研讨会”上,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宣布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这是国内第一张专车平台的资质许可,滴滴快的也成为第一家获得网络约租车平台资质的公司。
业界认为,这是专车在国内诞生一年多时间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表明了政府和业界对交通领域移动互联网创新的肯定和认可,专车也将有望寻得路径走向“合法”。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在致辞中指出,政府倡导的“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在中国的实践,它把信息作为与能源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使信息为产业经济服务,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把互联网引入到交通服务业是一场变革。互联网约租车既是经济、社会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成果,同时也体现了共享经济的理念以及公众对“共享交通”的迫切需求。
滴滴快的CEO程维表示,上海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许可证,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颁给网络约租车平台的第一张许可证,无论是对城市出行还是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都将是一个里程碑。“上海模式”也是推动政府监管、市场力量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解决城市治理难题的尝试,对全国各地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具有示范意义。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以“敢问路在何方”为题做了演讲,他表示,大城市的交通管理从来都是世界性的难题,而当今移动互联网深刻影响交通领域,政府的服务和管理模式也面临新的形势。积极探索互联网与交通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积极探索具有上海特点的约租车发展模式,既是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要求,也是回应行业企业呼吁、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模式出行需求的重要举措。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认为,第一张专车牌照的颁发,是共享经济在国内落地的一个范例,也是政府在“互联网+交通”的一次创新。政府一方面将新技术支持下的经济共享纳入出行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另一方面鼓励移动互联网和交通行业融合创新,鼓励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平台,有望实现双赢,进而使广大消费者获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教授表示,上海交委向滴滴快的颁发国内第一张网络约租车经营许可证,此举可以同当年杭州政府支持阿里巴巴相比,为政府保护先进生产力树立了典范。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研究院院长张国华认为,上海市交通委此举是共享经济一次具有历史性突破意义的创新,作为一个政府在新的技术、服务领域与企业合作监管方面的样板,必将对于全国各地交通部门在专车合法性与企业合作监管方面的探索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认为,首张专车牌照是交通主管部门运用“互联网+”思维处理“专车”问题和以具体行动推动“互联网+交通”落地的最好体现,既契合了专车业务的互联网特征,同时也能较好地推动专车监管的问题。
滴滴快的方面透露,将尽快给符合条件的车辆和司机颁发相应资质。据了解,平台将统一购买营运性的交通事故强制责任险和第三方承运人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和乘客意外伤害险。司机方面,约租车公司对其年龄、驾龄、过往驾驶记录等设置明确的准入条件,建立培训制度;服务方面,约租车公司对接入平台的车辆和司机,进行严格的安全核查,建立健全服务规范,设置乘客投诉渠道,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滴滴快的方面表示,正在与很多城市的地方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沟通类似“上海模式”的合作。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索渐进式改革影响改造传统出租车行业;将以技术创新为约租车司机和车辆提供信息管理服务,保障乘客和司机的数据和安全,向公众和政府负责;进一步发挥“共享价值”,让劳动者付出有回报,让乘客有服务保障;以人为本,通过滴滴车站等方式解决老年人打车难和密集区域出行难的问题;同时,滴滴平台将通过创新开拓更多细分市场,建立更多层次、更个性化的服务体系,以更好服务千万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