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如何挣到钱?

2016-01-17 10:12:56

昨天下午,在北京青年报社大会议室内,包括政府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投资人、企业家和媒体人在内的近40位“智囊”聚集一堂,共同参与了本次讨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李晓东、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数据交易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曙东、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狄瑞鹏、阳光印网创始人兼CEO张红梅、雄牛资本创始合伙人李绪富和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张延平等多位重量级嘉宾都到场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在新年伊始举办的本届智囊沙龙,是北京青年报社和阳光印网共同举办的“传统行业‘互联网+’高峰论坛”的首期沙龙。今年,主办方还将举办数次“小规模、高规格”封闭智囊沙龙,参与者将分享经验,对接技术资源、资本资源,多方互动,以碰撞出“互联网+”的思想火花。而在年底,还将举办一场大型的“传统行业‘互联网+’高峰论坛”,届时将整合几期沙龙的精华议题及观点,形成新的生长点,促进更多的跨界组合。

传统企业如何“互联网+”

本期智囊沙龙的核心议题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本次邀请的嘉宾包括票务、物流、印刷设计、家居家装、二手车交易、报纸杂志和农业健康等多个传统企业领域的企业家。他们中有些已经成功转型“互联网+”,有些尚在探讨转型方向,有些是二次创业。企业家们表示,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十分有必要;但是传统企业要想乘上互联网+的快车,的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此需要企业内外的共同变革。

在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困惑时,几位企业家提到了多个传统企业转型的关键点,其中包括企业理念、用户流量、技术能力、组织架构等。各位几乎达成一致的观点是,最重要的还是“人”的转变。微票儿副总裁向明说:“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行业,往互联网方向转的时候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关注点非常重要,要把过去传统的包袱敢于抛弃掉。”

资本市场怎样看待传统企业互联网+

除了企业代表,到场的还有一些资深的投资人。问及如何看待传统企业互联网+的问题时,几位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个词:“商业的本质”。无论商业的形态如何,有没有“互联网+”,只有符合商业的本质,才能获得投资人的青睐。

例如曾经在早期投资过京东集团、找钢网的雄牛资本创始人李绪富表示,“投资它们并不是因为它做互联网,也不是因为各种各样的风口,而是因为它符合商业的本质,是这个行业里做得最好的公司”。这个观点受到了多位嘉宾的支持。

观点交锋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如何挣到钱?

互联网大潮之下,唯有变化才是不变的真理。然而如何变,更是值得探索的话题。以往互联网眼球经济奉行的是“羊毛出在猪身上”,传统产业的生意经则视“合理利润”为生存原则。两种看似完全不能并轨的商业模式之下,传统产业互联网+转型之路究竟何在,昨天,在北京青年报“传统行业‘互联网+’高峰论坛”的“智囊沙龙”上,这一话题引发了热烈讨论。

清华大学经营管理学院全球高管项目主任狄瑞鹏认为,互联网+改造是要把制造环节打通,从接单、进料、制造全过程,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部打通。是把现代信息技术“装入到”传统产业价值链上再造,把所有生产要素打翻了重新整合,消除信息不对称,去中间环节,让价值创造者彰显出他的价值创造力,让消费者获得实在的好处,同时要实现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双赢,这才是互联网+真正的含义。

“互联网+的改造最后实现的是供销双方双赢的局面,这应该是它最厉害的,互联网+应该厉害在这里。”狄瑞鹏说,以往谈论互联网思维往往有做什么不赚什么钱的案例,信息就是价值。“羊毛出在猪身上马来买单,没准儿后面再出一个骆驼,而传统产业互联网+,需要我们用商业智慧进行商业设计”,探索更适合传统产业商业规律的商业模式。

在趣活美食送副总裁巴朕看来,脱离商业本质地单纯谈论互联网+,是个伪命题。“互联网+是趋势,不管你愿不愿意改变,你已经被裹挟在其中了。他举自己公司的经验实例表示,最早趣活美食送也想对物流业最传统最基本的‘搬搬箱子认认道’的工作做出改变,想干点高大上的事,也做做互联网,做出了订餐的平台,类似于饿了么的平台,社区里的餐饮、生鲜全部上线。2000年开始做了三年时间发现并不是做这个的料,线下做得非常漂亮,线上却做得一塌糊涂。”在果断停掉最初的线上方案之后,趣活美食送更专注于线下,“转眼之间所有BAT全部变成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