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BAT互联网巨头直接参与的互联网造车运动

2015-12-08 13:37:24

“互联网企业造车?那都是笑话!”比亚迪董事局主席王传福曾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不屑。这样的不屑是有根据的,两个门类的边界太过遥远,没有制造业基础的互联网企业,看似完全不可能造出好汽车,毕竟汽车制造已经沉淀百年。

但互联网企业并不这样看,因为它们从始至终都没有打算自己制造汽车。来自阿里集团的说法是,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商、金融、数字娱乐、地图、通讯、YunOS等业务,都将整合到互联网汽车项目中,并通过其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为互联网汽车装上“大脑”。

所谓大脑,其实就是一个外挂。而看似才启动互联网汽车项目的BAT们,为了这个外挂,早就蓄谋已久,布局已深。而且突出表现在它们对团购涉车联网企业的热情之上。

从2014年底至今,百度总共投资了4家汽车领域的创业公司,其中第一笔投资是战略投资诞生于美国的打车软件鼻祖Uber(优步)。其他三笔则分别是二手车电商平台优信拍、拼车应用51用车和天天用车,再附带上自己的百度地图,一个车联网的想象空间已经展开。

对应的,阿里和腾讯也没闲着。阿里IPO前后收购、注资了美团、陌陌、优酷土豆、天天动听、丁丁优惠、墨迹天气、快的打车、新浪微博、虾米音乐、穷游、百程等一系列企业,加上快的打车和高德地图,一个车载娱乐生活网的形态已经蔚然成型。

而腾讯除了搞了个滴滴打车,并最终撮合其与死对头快的合体外,也还在二手车电商平台优信拍、汽车垂直网站易车和车联网解决方案公司四维图新身上下了不少的本钱。

从BAT三家的一系列组合动作不难发现,其本身对车企并没有涉猎,而是在互联网+的环节上,专注于如何给汽车加上智能化的外挂而已。

所谓外挂,其实是用第三方软件或程序来提升玩家在游戏中的体验。而BAT的意图也是用自己的互联网服务来升级现有的汽车。让汽车从一个交通工具变成一个连接互联网的平台,就和手机过去实现的一样。用百度在无人汽车上的说法就是:百度自己不造车,而是去造车的“灵魂系统”。而这个灵魂系统的背后,离不开的是百度地图、大数据以及百度大脑等核心技术。

这个可能实现吗?

无人驾驶之所以被互联网造车看的如此之重,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它能够解放驾驶员,从而形成智能汽车的真正刚需。“相较而言,现在车联网所谓的云导航、云电台、云视频、云音乐等泛娱乐化的车载应用,在过去的车载设备上其实都有,只是智能化程度不高罢了。”业内人士称:“这种微创新的升级根本无法制造出消费者购买的刚性需求,反之,如果是一个能够帮助消费者快速找到停车位的小应用,可能就完全不同了,但没有人会为此而换一台车,手机上装个应用也可以。”

因此,在互联网造车的舆论大炒作中,其实BAT本身的动作幅度并不激烈,反而追求实际。5月26日,有腾讯背景额四维图新与图吧在上海CES Asia期间发布趣驾WeDrive2.0,包括了手机和车机互联解决方案WeLink,以及车载系统趣驾OS,究其实质,作为重点的车联网解决方案WeLink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让手机能够和过去只有导航功能的普通车机连在一起,发挥一下腾讯各种服务的作用。而1月推出的百度Carlife,4月发布的阿里巴巴云OS,这些车联网解决方案在性质上和WeLink高度类似。

“充其量,现在的互联网汽车,还停留在给传统车企的汽车上加装一个互联网化的车机地步。”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