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科和他的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科研团队
X4U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到达机械工程楼准备进行采访时,恰好经过团队的实验室,在宽敞、整洁、规范、明亮的实验室里,每人面前一台电脑,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忙着手边的工作,记者的到访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的专注与投入。
这就是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科研团队,目前实验室科研团队聚集了一大批在该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学术声誉的专家和学者,拥有教授、副教授和专任教师近20人,博、硕研究生近200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专门从事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综合研究的科研创新团队之一。团队在二十余年的发展中积极参与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的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先后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3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百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软件著作权专利20余项、提交国际标准草案数十项,完成学术专著10余部,在IEEE Transactions等本领域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尤其是近年来在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和科研成果,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领域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互联网是集通信、计算机、电子、软件等多学科于一体的技术,因而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也是由多种学科和专业背景成员组成的一个团队,他们犹如一张运转有序的“互联网”,每个人都是这张“网”上面的一个结点,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展其能,却又和谐统一、配合默契、共同协作。
前沿的目标 持久的坚持
张宏科是这个团队的负责人,也是这个团队的创始人和带领这个团队不断突破创新的领路人。1992年,张宏科博士毕业后来到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后工作,那时正值全球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具有深厚通信专业知识背景的张宏科以敏锐的嗅觉,很快捕捉和把握到了这个前沿事物。从最初的没有设备、没有经验,到如今成为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从最初的两个人发展成为如今由两百余名师生组成的科研团队,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次的论证和试验,历经二十余年。谈起如今团队取得的成果,团队成员杨冬老师钦佩道,“主要得益于张宏科老师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思维,具有前沿的眼光,每走一步都为大家把握好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我们非常荣幸能加入到这个团队,因为这是一个很高的平台,不是因为可以接触到高端先进的设备,而是当你第一天走进团队,就会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减少了徘徊迷茫的时间。我们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样,登高,望远。”博士生贾濡自豪地说道。然而提及队员对自己的肯定,张宏科十分谦逊,他认为,“凝聚起这个团队的核心并不是我,而是我们共同一致的目标和方向,并且也是团队中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针对课题研究的那种精神——坚持的精神和勤奋认真的态度。”
团队因工作目标而存在,正是由于每个人对共同目标形成统一、强烈的共识和认同,从而清醒的记得自己在团队的位置和方向。严格的管理团队模式下,也时常出现一幕幕暖心的事,学生陈哲回忆:一年冬天的一天,出奇地寒冷,当他推开实验室的大门,以为实验室只有自己一人前往的时候,他愣在那里,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专注地进行着科研工作,在这些研究员中,他还发现了高德云老师,当时高老师还感冒发着烧,嗓子都哑了,顾不上喝一口水,拖着疲惫和乏累的身体在为学生们讲解着专业性的难题,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自此之后,他不再惧怕严寒酷暑,而是对实验室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激情与热情,更加勤奋地投入到科研之中。这种对科学研究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每一位队员对自己工作认真的态度使他们的这个团队发展越来越壮大。
互联网是一个更新换代非常快的行业,但张宏科认为,认定一个方向,就要坚持到底,不能为了赶时尚、追热点就放弃自己手中的研究。团队从1992年成立开始研究IP网络,从IPv4到IPv6,从微型化IP到工业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如今又继续探索未来互联网愿景,二十余年的探索充分保证了科研目标的延续性。
暖暖师生意 浓浓家国情
2007年,张宏科和团队第一次承担973项目时,因为973项目只是基础性研究,在实践层面不过高要求。然而张宏科认为,如今团队的成果得益于国家的强大,学校提供优良平台和宽松环境的支持和帮助,团队才能不断突破创新。因而团队也要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回报学校、社会和国家。他当即决定项目目标不再是仅满足理论突破,进而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性研究。当时很多条件都不成熟,没有可参考的相关研究,加之互联网技术只有国外才有最先进的技术,我国在专业性和技术性上仍非常落后,团队连续三个月一直在原地盘旋,没有突破。科研瓶颈消磨了很多队员的自信心。张宏科和几位老师临时成立“攻关小组”,寓意攻克难关。大家待在一个大办公室里,集思广益,热烈讨论,头脑风暴。24小时轮班倒,对于团队来说早已习惯。一次又一次的试验,除了每天在沙发上眯上三四个小时,大家一直盯在计算机屏幕前。
一个个奇迹、一个个辉煌,就这样在汗水浇灌下诞生,镌刻在无影无形却承载众多高科技元素的系统上,最终团队研发出了一体化标识网络原型系统,并成功实现产品化。虽然我国在互联网上的技术还不是最先进、最尖端的,但是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抱着对国家对社会奉献自身能量的决心,无时无刻不在保持和发扬着对国家、对自己工作的那份热爱。
这样的并肩作战数不胜数,凭借着对科研事业持久的坚持“狂热”,虽然“攻关小组”的成员换了一批批,但在每一次的困难面前,团队中的每个人总能始终如一地全身心投入,正是这样的坚定和坚持成就了团队的累累硕果。在一次次共同的磨砺与拼搏中,团队中每个人对实验室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愈加强烈,协作创新能力也得到极大地提高,而这些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队员们未来的人生。
边走边唱 向青春眺望
作为一支主要由学生组成的团队,张宏科和所有负责的团队老师们都十分明白,在向科研目标努力的路上,育人依然是最重要的。“张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他总说对一块整钢的锤炼必须严苛。所有人来实验室就像公司上班,上午八点到十一点四十,下午两点到六点,有事必须请假,严格执行。”硕士生谢婉君说,“张老师认为如果要求九点到,可能学生九点半才进入状态,上午的宝贵时间就稍纵即逝了。”事实证明,正是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军事化管理铸就了团队严谨高效的作风。
“我第一次面对我的学生时,第一件事就是为他们讲述了我的求学路程,以及带领我给了我鼓励支持、和父亲般温暖的张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张老师一直像一位父亲,关怀和爱护着我,我们经常轻松地聊天、畅谈,就这样,我们会在交流中无意间碰撞出对新课题的研究思路。这就是从张老师那里学到的,并应用到了我的教学之中的,创新就是在师生的探讨中迸发出来的,这也是我在成为了一名年轻教师后要做到的。”刚刚成为团队中教师一员的权伟老师感慨道。
在科研过程中,不乏枯燥期、瓶颈期,但是张宏科老师带领的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科研团队,一直都是以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应对,张老师的团队就是一支手拉着手无畏科研困难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团队,他们在向更加遥远的未来迈进,遥远对他们而言并不远。
听着队员们的讲述,他们的喜悦与幸福不言而喻,温馨又温暖。在一次次战斗中,队员们口中“老师”一词的意义已有了更高层次的升华,团队不仅仅是一个科研集体,更有了一种家一样的归属感。张宏科笑言:“在那些筹备项目的日子里,我们经常在实验室里一呆就是几天,满脑子都是各种程序,但看到同学们夜以继日的在实验室忙碌,老师们都觉得特别的心疼和欣慰,心疼那么年轻的孩子要吃不少苦,欣慰的是他们为互联网系统每一小步的发展注入了热情、心血和灵性。”这个团队不仅有着对互联网科研事业的执着热情,更有着对莘莘学子的呵护关爱。
“只有年轻老师在历练中能担当重任,我们互联网设计的相关研究才能持续走下去。”团队中的罗洪斌老师说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二十余年在同一个领域深耕细作,从被培养的博士生到成为培养新一代青年学子的导师,张宏科在团队中完成了自己角色的转变。但不变的是他和团队对科研执着的追求,张宏科仍然带领着自己的研究团队奋战在科研的第一线,团队中每一位新老成员在心中都始终记得科研使命在肩,日复一日的坚持着。在一次次艰辛的磨练中,促成了张宏科和他的团队获得了诸多科研成果,同时一代代怀抱梦想的学子也通过这个平台的培养和历练走出了校园,为国家互联网的发展和以及社会的进步继续贡献着他们的光和热。
时值入秋,张宏科和他的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科研团队依然全力以赴地在实验室中紧张忙碌着。他们像一张互相紧密联结起来的网,和而不同,秉承着内心最纯粹的坚持,自信地朝着互联网科技的前沿迈进,努力编织我国未来互联网发展的美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