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盲盒经济” 盲盒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盲盒中的玩偶本身只是没有技术难度的标准工业品,其价值得益于被赋予的潮流文化和IP增值。
泡泡玛特的一个盲盒通常在在29元至69元之间,“亲民”的价位有利于吸引到入门级的消费者。
不过,盲盒也有上百元的。例如,这款脱胎于艺术家龙家升(Kasing)的漫画形象野兽兔子Labubu的“如花”,在美国官方售价约4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260元。
对手办党、收藏党、潮玩党等一众玩家来说,这些在旁人看来不起眼的玩偶,每一个背后都有它独特的价值。
所谓“盲盒经济”
虽然不少人质疑盲盒的价值,但从经济学角度来说,除开背后的IP价值,其交易过程中的体验,也是衡量一款商品价值的重要部分。
盲盒和日本早期的“福袋”以及“扭蛋机”非常类似。然而泡泡玛特的高明之处在于,它还发明了一种新颖的获取方式,即“摇盒”。
“摇盒”过程不仅可以让用户的体验感放大,带来更全面的感官体验,还能吸引其他路过的消费者,让他们产生好奇和从众心理,从而达到“人传人”的效果。
对个人用户而言,一旦他们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某个IP玩偶去摇盒,其“收集欲”也随之而来,自此踏入泡泡玛特的大坑一发不可收拾。
泡泡玛特还不断推陈出新。以上文提到卖得最火的Labubu系列为例,这个咧着大嘴露出一排大钢牙的兔子,已经衍生出个花之精灵、精灵艺术、运动等等众多子系列,而每个子系列还有12个不同的造型,可谓买之不尽卖之不竭。
而每一个系列的盲盒里,都有一个特别的“隐藏款”。这种人为制造稀缺的方式,让消费者拆盒时候的惊喜感和娱乐性成倍增加,同时也使得“隐藏款”的价格在二手平台上的售价远高于其他款式。
延伸 · 阅读
- 2020-12-29新华社发文批评“盲盒经济” 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