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AI赛场观察:与BAT同一赛道

2018-07-04 12:27:15

在AI的拉锯战中BATJ等巨头是公认“含着金钥匙”进入赛道的选手,天然的资金、人才优势让他们直接晋级到了第一梯队当中。

在AI的大背景下,创业环境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回看此前移动互联网那波讲究模式创新的年代,国内每7分钟便有一家创业企业诞生,那一年在全世界独角兽名单中,国内企业数量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一。

但AI赛道中局面却不同以往,据《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在AI企业拥有数量方面,美国以1078的数量位居榜首,而国内数量仅是美国的一半(591家),全球超过一半的领先企业均诞生在美国。

(数据来源:腾讯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

回看现今国内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企业的态度,TechWeb整理了近半年内的融资记录,(注:不含芯片、区块链、以及不以AI技术如机器视觉、机器学习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下图为单笔融资额超过1亿元的。(更多内容请见文末附录)

2018年上半年AI领域过亿融资(表一)

2018年上半年AI领域过亿融资(表一)

2018年上半年AI领域过亿融资(表二)

2018年上半年AI领域过亿融资(表二)

2018年上半年AI领域过亿融资(表三)

2018年上半年AI领域过亿融资(表三)

从上半年融资情况来看,底层创新方面的企业上半年融资势头一片大好,较为超前机器人领域也有资本进入试水。由此也能分析出,现今创业环境开始从应用创新转向底层技术创新方向,从易拷贝转向含金量较高的科创方向。

但科创的背后,面对的是人才、技术、资金缺口等诸多现实问题。外加BAT在各个领域的加速布局,让很多创业者找不到理想的赛道入口。

其实在AI时代中,企业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那一年也发生了变化,AI整体是一个比较早期的技术,自然离钱相对比较远。AI公司盲目做大是条大忌,反而更应该聚焦自家较小的切入点,在发力点上累计数据,以此来打磨产品和团队,方能建立自家的护城河。

所以找准自己与BAT在这个时代的角色定位,在巨头的包围下突围,让产品与技术落地,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此次我们以三家不同类型企业为例,讲述他们如何在BAT同处的赛道中前行。


http://science.china.com.cn/2018-07/04/content_40406583.htm

BAT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