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贵(BAT)出海的豪情壮志和残酷现实

2015-11-02 16:08:44

互联网新贵(BAT)出海的豪情壮志和残酷现实

马云从公司建立之初就确立了远大的国际化战略目标,“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面向全世界的大市场。”

李彦宏则激情澎湃:“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正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好机遇。我们不仅向全世界输出最好的中国制造,也开始向全世界输出最前沿的技术和创新。”

腾讯的国际化道路在互联网新贵中最为奇特,似乎不太在意国际化,也好像没有那般自信。直到微信做大后,马化腾才表现了背水一战的决心:“成或不成,(腾讯国际化)这辈子就这一个机会了。”,但又表示“一半一半机会,并不能说我很有信心。”

按理说BAT具有先天的国际化血统,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团队、开放的全球化互联网商业模式,应该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海外拓展。经过十年的努力,BAT近年的海外业务成绩单如下:

\

以国际化成熟度及海外业绩四象限来衡量,BAT的海外业务只达到初级国际贸易阶段的水平,这还没有加入利润权重。在这种量级的海外业务占比下,只有腾讯的增长趋势还算正常。说BAT现在只会“啃中”一点都不为过,究竟原因何在?让我们从他们的国际化发展历程中探个究竟。

在特殊的保护政策和经济环境内成长起来的互联网新贵,在家门口并没有与国际巨头进行过拼死厮杀,其核心能力构建、国际化战略和关键措施的制定水平、内在管理能力和外在竞争技能都有待提高。过快暴富和高的利润水平,掩盖了很多组织内斗、开发浪费、运作效率低、国际化驾驭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养成的很多坏毛病(如搜索排名和商家排名腐败、放任微文侵权等行为),使BAT走向海外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为此,需要通过一些措施和手段,快速弥补关键短板。

1、扬长避短,打造核心竞争力

BAT的产品大多是在山寨美国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市场特点进行的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如支付宝的第三方信用担保模式、微信红包等,而缺乏基础的或原创的核心技术或能力。

发挥海外上市公司的优势,充分利用国际资本,提前对市场、核心技术和产业链进行全球布局;BAT都在在互联网发源地美国建立了研发和投资中心,利用最先进的技术、人才和资本,为公司全球化提供利器。百度和腾讯在海外的投资类似,每笔金额都不大,不进入董事会,更多扮演顾问和伙伴的角色。一方面跟踪最新技术寻找未来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一起探讨和摸索如何在海外开展业务。百度更注重底层核心技术的获取,以及投资与自研的平衡;而腾讯在海外的投资占比2013年达到70%,2014年也达到49.4%,投资的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跟社交相关;阿里巴巴最为进取,围绕核心业务的海外投资并购很少低于千万级美元,大多占有10%以上的股份。在确保战略一致性的前提下,待时机成熟后,可采取类似联想通过投资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方式,控股或全资收购相关企业,海外收入将会实现跳跃性增长。

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的优势,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研发“人海”战术,“开放合作”联合本土力量,满足不同区域的市场需求;由于BAT的产品都是基于对本土、对文化、对人性深刻理解基础上的服务产品,有别于制造业的标准化硬件产品,在其他地区难以规模复制,产品的开发效率和周期受到影响。但所有全球互联网企业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对中国公司而言,反而可以发挥中国“人海战术”的优势。以东南亚市场为例,WhatsApp原来占绝对优势,但其在美国不足100人的开发团队,不愿也不能为当地进行定制化改良,使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快被LINE超越。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必须建立高效的一线与总部的协同机制,一线具备敏锐的市场触角,深刻理解当地文化特点和市场需求,总部则要具备统筹规划的快速响应能力。

另外,可以将海外版产品的部分功能开放出来,和本土企业进行业务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特别是针对一些小语种区域,可以减少对研发、市场和服务人力资源的消耗。这对产品的架构设计、开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腾讯游戏《NBA2K Online》采用的联合开发模式,首先把国外IP引入中国,研发Online版本建立用户基础,然后与合作伙伴一起将“产品+运营”输出国外市场,进行规模化复制,在国际市场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自研产品、兼并收购与联合开发,打造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布局的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国际化道路。

2、制定合理、清晰的国际化战略,实现路径和市场选择是互联网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BAT都爱“拔狮子的胡子”,直接攻击全球市场的制高点,效果都不好。

合理的海外拓展步骤应该是:

第一步:从华人较多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入手,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培养海外用户圈子,提升海外产品竞争力,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

第二步:深入人口众多、大语系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非洲法语系、中东北非的阿拉伯语系国家等;特别是金砖国家,发展潜力巨大,且互联网产品与制造业产品不同,几乎不存在关税壁垒,因此可以考虑重点突破;从非洲、中东、亚州等新兴市场看,其固定网络远没有移动网络普及,移动互联网将是重要市场机会。

第三步:选择没有本土强势竞争对手的发达国家。完成以上三步后,美国市场才能水到渠成。

在拓展策略上:

“借船出海”方式:在华为、中兴、联想等ICT厂商已经建立了品牌的地区,与本地运营商进行合作,如百度在埃及与Orange合作,快速上线业务。还可以与众多走向海外的手机厂商合作,预装相关业务,降低海外拓展门槛。

“以夷制夷”方式:借鉴国外企业通过投资突破国内管制政策,利用代理人占领国内市场获得巨额收入的方式,投资或兼并目标市场的本土企业,快速占领市场。但企业融合与跨文化管理,是BAT必须补上的一课。

3、制定信息安全战略,提升隐私保护能力,加快知识产权积累

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而通信和互联网行业通常被视为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之一。即使华为这种“做(通信)管道的铁皮”公司,每当进入一个新市场,都会受到当地新闻、国会、军方、业界的“特殊”关照,特别是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大的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台湾等地区。互联网企业将遭到更大的阻击,但仍然有一些方法值得借鉴:

(1)华为在这方面被动或主动地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对突破欧洲发达市场效果显著。其做法包括开放源代码,交由中立的权威机构进行安全验证;成立英国安全认证中心,开放给全球的有关部门等;

(2)BAT作为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外资背景可以抵消部分“中国”色彩的影响。加大技术投资、加强当地研发中心等机构的建设,通过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增加本地就业,提高产品透明度,进一步规避对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质疑;

(3)减少运营模式引发的安全顾虑

从技术上讲,为了更好地提供全球服务,BAT在全球都部署或租用了数据中心,并采用云计算、大数据挖掘、商业智能等技术,提高运管水平。而包含客户信息在内的数字资产,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区域组织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美国和欧盟地区,德国电信客户信息泄露事件,曾在欧盟引起轩然大波。基于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的考虑,除了利用更强的安全技术外,欧盟要求数字资产必须保存在欧盟内部,个别国家甚至要求本国的数字资产物理上必须在本国境内,并已经开始立法。但包括小米在内,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客户信息等核心数据、运营主体几乎全部都在中国,这引起了很多国家的顾虑。因此,BAT要拓展海外市场,其云计算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信息安全策略与隐私保护技术必须更适应全球化的要求。产品的国际版本和国内版本需要区别开来,数据中心进行物理和地理位置的隔离。如微信的国际版与微信中国版有所区别,与国内版使用的不是一个服务器,维护团队也有所区别。

从非技术的层面看,BAT配合管制政策进行的内容过滤、舆情监控、客户监测等,势必会引起外界质疑,影响其全球形象和市场拓展。Google在中国的管制表现受到美国国会的听证,成为Google放弃中国市场的原因之一。BAT除了遵守当地法律,品牌和高层政商关系的建立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国际化”对于互联网企业乃至整个高端服务业来说,梦幻与沉重总是相伴随行。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开放的商业模式,正在瓦解传统的疆界,“运营全球化”、“平台开放化”、“产品差异化”和“服务本土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2015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腾讯股价下跌、百度股价大跌、阿里巴巴股价更跌破发行价,互联网新贵的国际化任重道远!


BAT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