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五个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

2015-10-22 08:44:00

作为海淀区乃至北京市科技成果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海淀区坚持引导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建立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市场的力量,进一步打破高校院所的围墙,让技术辐射到更多的企业、创业者,实现科技与市场的联姻。推动北京协同研究院建立一批资源整合能力强的行业协同创新中心,批量实现一批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把海淀打造为全国的“技术孵化中心”。

在海淀区的不断推动下,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不断探索,结合产业实际发展需求,按照市场化方式通过设立五大协同,开创了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新路径,

一、大学与大学协同

分析支撑某产业的主要学科,选择这些学科实力最强的大学(院)委派领军人才,建立若干专门的先进技术研究实体,保证支撑一个产业是学科最强的大学组合,形成最强的研究力量;

二、大学与产业协同

遴选出覆盖该产业全产业链的一批企业和代表性用户,共建协同创新基金,共同规划、评估、投资项目和实施成果转化,与上游大学和先进技术研究群体共同形成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等4个层次的、“目标一致、责任共担、利益共享、行动同步”的金字塔结构协同创新中心;

三、企业与行业协同

项技术的价值最大化,除其自身的因素外,还与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高度相关,研究院将着力围绕行业整体技术进步进行技术发展规划,系统开展该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与转化,项目完成后由中心内最适合企业或组建新企业实施产业化;

四、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

研究院采取“双课堂、双导师、双身份、双考核”的模式,培养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即研究生在大学修完理论课后到研究院承担实际科研任务,大学导师指导学术,研究院导师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研究院按照全职工作人员发放报酬,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按照理论与实际成果水平决定是否授予学位;

五、首都知识经济与地方产业经济协同

服务首都转型发展,发挥首都的科教优势,创造先进技术,并以知识产权与地方进行产业发展的合作,致力于创造一种知识经济新模式。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